Search

電子圍籬是否有侵犯隱私?在重視個人隱私的今天,這是個值得討論的議題。
為了防止疫情社區感染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電子圍籬是否有侵犯隱私?在重視個人隱私的今天,這是個值得討論的議題。
為了防止疫情社區感染,行政院長蘇貞昌已經出來說明這是防疫的S O P,陳時中部長也解釋,一旦確認自主管理者的身分後,為了監視行蹤而採用電子圍籬是不得不的措施,而且資料在28天後就會主動從警方的記錄中消失。
記得20年前,剛開始接受法院委託辦理,每月一次的假釋犯團體的輔導工作時,因為要面對的終究是一群犯罪的人,所以在心理上難免還是會有些害怕和顧忌,幸虧觀護人告知他們身上裝有電子腳鐐,隨時隨地都可以追蹤,才比較釋懷。
話說回來,去年年底五月天的演唱會若不是電子圍籬發生作用,恐疫情擴散的風險會越來越升高,因此個資隱私固然重要,但豈能要馬兒會跑又要馬兒不吃草?
政府為了防疫立意良好,政策的執行可以更公開更透明化,但也不需要為反對而反對,動不動就要求釋憲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